線控驅動底盤生產、銷售 — 國內先進企業驅動底盤定制化源頭制造工廠:無人駕駛、線控底盤、巡游彩車、電動車橋定制

全國咨詢熱線:

400-0516-876

沒有退路!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繁榮背后的憂與愁!

時間:2019-03-27 12:07:27 來源: 點擊:61925次

沒有退路!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繁榮背后的憂與愁!

中國,作為新能源汽車全球 大市場,實際上也經歷了許多坎坷與挫折。直到2015 年,在 政策的大力推動下,中國新能源市場呈現出了井噴式的增長,以 51.49%的市場份額躍居全球首位。2018年,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突破200萬輛,中國的銷量占63%,形成 的優勢,但實際上,在這迅猛的發展勢頭背后,也隱藏著難以察覺的憂與愁。

沒有退路!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繁榮背后的憂與愁!

憂!動力電池成本下降空間有限,或無法抵消補貼退坡影響

眾所周知,正是我國政府層面對新能源汽車的政策,直接推動了國內新能源市場的蓬勃發展。而隨著補貼的逐漸退坡,補貼就是補貼,不會成為車企的長期“救命稻草”。日前,就有業內人士指出,到2020年,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完全取消后,若無其他政策跟進,新能源汽車購置成本將會迎來大幅上漲。這就很可能導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出現40%左右的“斷崖式”下滑,特別是純電動汽車受到的沖擊更為劇烈。

沒有退路!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繁榮背后的憂與愁!

為什么新能源汽車這么“吃補貼”呢?實際上與傳統燃油汽車相比,純電動汽車光制造成本就要高出約3萬-4萬元,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高出約2萬-3萬元。而電動車的核心部件——動力電池降價空間有限,估計最多也就10%上下。并且據業內人士分析,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成本就在于動力電池與功率半導體上,分別占據整車成本的40%與10%左右。

沒有退路!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繁榮背后的憂與愁!

盡管2018年,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出貨量23.52GWh,占國內市場的41.28%,全球 ;比亞迪出貨量11.44GWh,占20.08%,但其他競爭對手也絲毫沒有放慢腳步。美國制定了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500Wh/kg的目標;日本新型動力電池研發的目標也是500Wh/kg;歐洲提出2030年本土生產的動力電池要占全球市場的30%;韓國企業聯合建立基金加速固態電池、鋰金屬電池和鋰硫電池等技術的商業化。

沒有退路!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繁榮背后的憂與愁!

影響電車成本的另一個重要因素——功率半導體,全球最主要的供應商是德國的英飛凌和日本的三菱電機,這兩大供應商的市場占有率應該超過50%。由于需求大于供給,供貨周期就很長,最長超過50個周,這就導致了價格的不斷上漲,國內企業在這個領域并沒有太大的作為。

總的來說,動力電池和功率半導體,占據了一半以上的電車制造成本。如果在這一塊的成本把控做不好,那很可能受到補貼退坡的影響。

沒有退路!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繁榮背后的憂與愁!

苦!國內高端電車品牌難以量產,全球化產品競爭劣勢明顯

而在中高端電動車領域,可以大規模量產的車企更是鳳毛麟角。近年來出現許多以特斯拉旗下車型為對標的造車新勢力們,不僅沒有能夠大批量交貨,更是沒有度過產能、成本、盈利等一系列企業發展難關,產品競爭力十分低下。

沒有退路!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繁榮背后的憂與愁!

反觀特斯拉,不僅實現了歷史上第三次季度性盈利(上一次是2016年Q3),2018年9月最后一周的產能也超過了5000輛,交付情況進一步好轉、成本開支也進一步得到了降低。到2018年12月,特斯拉已實現每日生產1000輛Model 3汽車,對中國市場開始提前交付。

沒有退路!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繁榮背后的憂與愁!

此外,在特斯拉宣布2019年第四季度上海工廠投產的消息之后,發布了售價僅為35000美元的“廉價版特斯拉”,完成了“以質走量”的重要過程。而這款特斯拉的希望之星——Model 3,周產能將會達到1萬臺,年產能達50萬輛。并且從特斯拉先后多次的新車降價措施來看,特斯拉無疑是想以Model 3這款車型,進一步占領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,并與中國自主品牌的中高端電動車形成對位競爭。這將會對自主車企和國內一眾造車新勢力們,形成巨大的沖擊。

此外,如大眾、奔馳、寶馬等“巨頭級”跨國車企,也相繼發布了自家的電動車或新能源車型發展計劃,一線車企的加入,勢必會讓未來的新能源市場競爭環境更加惡劣。

沒有退路!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繁榮背后的憂與愁!

愁!多國決心將全面禁售燃油車型,中國純電動車發展方向成疑

事實上,盡管中國是新能源車型的 銷售大國,但許多 已經相繼發布了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。就連生產汽車歷史最悠久的 ——德國,也宣布將于2030年起禁售燃油車;法國與英國則將從2040年起開始禁售;此前,荷蘭、挪威也相繼要求,從2025-2030年開始,禁止在本國銷售傳統的汽油和柴油汽車,各國時間節點一般是在2025到2040年之間。但目前中國燃油車的退市時間,仍舊不太明朗。而未來汽車的動力源方面,中國純電動車的發展方向,仍有些迷茫。

沒有退路!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繁榮背后的憂與愁!

2011年,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溫家寶,就曾在《求是》雜志上,發表過一篇《關于科技工作的幾個問題》的文章,文章中如是說道“具體到一些領域或產品,技術路線、發展方向還不是十分清楚。例如新能源汽車,發展方向和最終目標是什么,現在重點發展的混合動力車和電動車是不是最終產品,并不是十分明確?!?,正如溫總理所說,難道電力就是未來汽車的最終驅動方式嗎?純電車型就真的是新能源了嗎?在日本與韓國等發達 全力發展燃料電池技術的當下,這個問題恐怕沒人敢打包票。

沒有退路!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繁榮背后的憂與愁!

更為重要的是,如果真的發展錯了方向,除了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之外,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會不會像蒸汽時代那樣,再度受制于人?發展大方向的疑慮與迷茫,才是中國汽車界真正的“愁事”。

(來源:電車資源EV江湖  新能源觀察)

在線客服
聯系方式

熱線電話

15852213480

上班時間

周一到周六

公司電話

400-0516-876

二維碼
日韩在线视频